交3%的税,养老金冲上热搜!/ 技巧中心

交3%的税,养老金冲上热搜!

by 太平洋企业邮局官网 on 2025-06-27 16:31

太平洋平心在线企业邮局■■■■■大家好,我是北望,今天和大家聊一下,这两天上了热搜的个人养老金。

■■■■■前两天人社保回应了,个人养老金领取时,不区分本金和投资收益,要缴3%的个税。

■■■■■没想到,这件事竟然上了热搜。

■■■■■我看到的时候感觉很惊讶。那就是刚开始,个人养老金出来的时候,就提出了领取要缴纳3%的个税,这个我记得每次提个人养老金时,都会提到一嘴。

■■■■■但没想到现在这件事竟然还会有人不知道,我是挺诧异的。

而且,很多人还误以为,社保养老金也需要交税,搞得税务局还连夜辟谣了。

那今天就趁着这次个人养老金被讨论,和大家聊一下,个人养老金到底划不划算,适合哪些人。

个人养老金,是为了缓解养老压力的第三支柱。在推行个人养老金之前,有个前身,就是税延养老金。

在当时仅有几个地区开始实行。

我有个朋友,之前就在苏州园区,从事过这个税延养老企业邮局5858的推行。但据他给我的反馈,难度非常大。

主要是两方面,一方面是产品成熟度不够,另一方面当时人们对养老这事热情也不够高。

在当时的产品仅仅是延税,没有抵税效果,本身吸引力就不算大。

再加上,2018年的时候,民众对未来寄予极高期待,像收益稳定的养老金,关注度自然不会很高。

所以起初实行试点的成本,其实并不算理想。

随后是个人养老金给到了高税收人群税优效果,在2022年推出,然后到去年末全国正式实行。

我之前研究过国外的养老金制度,其实养老这事,在各个国家都是难题。

有的是拿财政顶,有的是自发激励民众自己缴纳养老金,还有就是不断靠「延迟退休+延长社保缴费年限」来缓解养老金缺口。

其他国家步入发达经济体,都有较长的准备期间,少则五十年,多则百年,通过很长时间摸索出养老三支柱——社保、企业,个人。

但我们从改革开放起,属于是经济腾飞。90年代末才有社保养老金制度,到现在不过30年,严重缺乏除社保以外的其余支柱。

企业养老金,我查了一下,截至2024年有3241.84万人参与;作为对比,我国就业人数是7.34亿,拥有完整社保的有2.46亿。

基本等同于22个就业者,才有1个有企业年金。

这样其实效仿国外推行养老第三支柱是大势所趋,只是从效果看个人养老金目前还并未起到应有的效果,面临开户热,缴存冷。

那个人养老金到底适合哪些人买呢?

对于大多数人,个人养老金其实并不划算。

为啥这么讲,我给大家算一下,就清楚了。

个人养老金最大的优势就是可以延税,注意这个延字。

从一开始,个人养老金就规定了,到老后领取时是要补税的,也提出了3%的比例。

只是可能当时讲的不明确,很多人就误以为,收益是不用交税的。

不过在个人养老金全面推出时,提到了领取个人养老金,不并入综合测算,会计入“工资、薪水所得”,按照3%税率交税。

按照理解,届时领取的个人养老金,本金和收益就是算在一起的。所以当时个人养老金刚出来的时候,我的理解就是收益也会交3%的税。

这次人社保说的更明确,舆论就爆炸了。

那借着这个机会,我也和大家强调下,个人养老金到底适合哪些人群。

首先因为后期要征收3%的个税,这就意味着如果交税额度在3%的,买个人养老金的节税效果,确实比较有限。

比如我举个人养老金中的某款养老企业邮局5858产品为例。

模拟下各个交税比例,具体收益情况。

如果不交税,就是正常交,正常领,那如果55岁领的话,复利在2.03%。

但如果是按照3%的税率,缴纳这款养老金,虽然看起来也是会节约一些税额的。

比如交1.2万,每年可以节约360元。

但问题是,等到后期领取,直接扣除本金+收益的3%,这一抵一交,等于是没起到啥延税效果。

我们看这款产品,按3%的个税延税,那么55岁的时候,计算IRR是2.02%,比正常情况下还低。

这还是缴费期比较长的情况,如果是3年、5年这种抵税较少,那么收益会影响更大。

如果税率3%的,确实没必要考虑买个人养老金了,

但是如果税率高于10%,或者是20%这个群体,那么还是能享受到延税效果的。

同样是55岁,10%税率算上延税效果,收益可达到2.38%;20%税率算上延税效果,收益就有2.94%。

根据之前税务局公布的数据,大概6500万纳税群体,有六成是按照3%税率交税;只有三成税率大于3%。

那其实就是2千多万才适合交个人养老金。

另外就是,个人养老金的灵活性较差,目前只有以下这几种情况才能取出——到了法定退休年龄、失去劳动能力、出国定居、患重病或是生活困难的。 ? ??

而目前法定退休年龄,是会存在继续延迟退休的情况的。

比如目前男性63岁,那未来继续延迟退休,个人养老金的领取时间,就会继续推迟。

如果是刚步入职场的年轻人,等待领到个人养老金的时间,就很漫长了,至少35年以上;

但对于临近退休的,比如45或50岁以上的,那么离领取个人养老金的时间就不算久,大概10多年,那这个时间还是可以接受的。

所以,对于个人养老金大概适合两类人,第一类就是税点在10%以上的,拉长交费年限,能起到一定的延税效果;

第二类是,想要存一笔养老钱,接受较长的等待期;或者是临近退休,离领取时间不算远。

最后再聊一下,如果我们挑选个人养老金,适合哪种方式。

个人养老金相当于一个银行卡,可以挑选对应的投资方式,比如养老存款、养老基金、养老理财和养老企业邮局5858。

这四类具体该怎么挑选,我说说看法。

第一种,养老存款。

这类就是会比普通存款的收益要高一些。比如我现在去看,我开户银行的养老专属存款。

5年期还有1.8%,现在普通定期存款,几大银行都只有1.3%了。

但是呢存在的问题就是交费期间比较短,一般只有五年,到期后,大概率找不到更高利率的产品。

这种就适合,临近退休的人群考虑购买。就买个5年期,比普通定存利率还是要高一些。当然,个人养老金每年1万2的额度下,这利息也较为有限就是了。

第二种,养老基金。

这个品类,预期收益高,但相应的风险也高,波动性非常大。

记得去年也就是这个时间段,养老基金出现了清盘的消息,而且当时股市较为低迷,绝大多数的基金都是亏损的。

随着去年九月份,股市一波暴涨的行情,养老金基金的收益整体也涨了上来。

我找了下我开户行对应的养老基金,基本都恢复了正收益,近一年普遍10%的涨幅,然后成立来能有5%。

个人养老基金适合之前就有过炒股、买基金经验的群体,大风大浪都见过了,就不担心这些亏损。

如果说本身就接受不了波动,看到亏钱就难受的,就没必要买养老基金。

毕竟一放就是按年计,中间难免出现下跌、亏损的情况,如果忍受不了,造成负面情绪,就大可不必了。

接着说第三种,养老理财。

养老理财就是一个菜篮子,定存、债券,基金都会配置一些,像是多种方式的打包版。

一般是80%固收+20%权益类(就是基金、股票这些),理想收益在3%-4%。

我为啥说理想呢,那就是这里面权益类波动会非常影响收益。

假设投资100块为例,以一年为周期。

里面80块买定存、债券,1.8%左右的年利率,到期后收益是81.44;

20块买基金。

如果基金赚了5%,收益是21块。那么到期后整体收益就是102.44,算下来整体收益就拉高到了2.44%。

若不幸基金亏了8%,那银行理财的收益就是负值。

所以买银行理财的性价比并不算高,而且也是短周期的选择,不能长期锁定利率。

第四种,就是专属养老企业邮局5858。

这种其实也是我们一直建议大家购买的。

比如我在第二段举例的产品,不走个人养老金也能购买。但如果税率比较高,超过10%,那么抵税后优势还是挺大的。

假设10%税点,领到80岁,复利超过2.77%;

20%税点,领到80岁,复利能有3.11%。

若收入较高情况下,收益甚至能突破4%,绝对是无风险收益天花板的存在。

这个收益是确定的,一定能拿到。

在目前动辄1%的收益面前,养老企业邮局5858的收益优势就是绝杀。

同时在低利率时代,锁定2.5%的复利,其实是一种非常具有前瞻性的选择。

其实个人养老金最适合的,还是选企业邮局5858类型产品,当然,我们也可以根据风险承受能力自主选择。

今天中午,吃完饭和同事遛弯,聊到个人养老金的话题。其实根据这几年来,我的感受是,个人养老金属于是没钱的交不起,有钱的看不上。

真正适合的人群就是收入中等以上收入群体,至少月薪1.8万以上的。

这部分群体,每年拿出几千块,不是啥大问题。

本身就要交挺多的税,拿出一部分买个人养老金,省点钱,还能无痛补充一些养老金,确实挺香的。

如果还有其他疑问,或者想了解具体的企业邮局5858问题,预约>>>企业邮局5858咨询顾问,为你1v1咨询~

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