太平洋在线注册平台■■■■■8月底停售前,再给大家推荐一款「变形金刚」式的年金企业邮局5858。
■■■■■它的优势非常明显,领取年龄可早可晚,不领取可选择交清增额,收益直逼3.5%的增额寿,光是这两项就很有吸引力了,可以满足客户的N种需求,想怎么用自己说了算。
■■■■■接下来给大家详细介绍这款产品,也分不同人群给大家推荐储蓄方案。
■■■■■老规矩,我们先来看看这个产品的责任:
■■■■■产品的设计非常有特点,分为定期和终身两个版本。
责任差不多,主要是保障期限上的区别,定期版本分12年/20年,就相当于一个定期的存单,满足短期储蓄需求的朋友。
像20年定期(用30岁女性,趸100万测算),加上分红复利可达3.08%,折合单利4.18%,就算是放在当下,也是非常不错的收益了。
下面给大家重点讲下保终身的版本,它有一个市场首创的概念:双交清增额,就是说它的年金+红利,可以滚雪球一样复利增值。
这是这款年金最有意思的地方,随便排列组合,就可以创造无限收益可能,我分几种场景给大家详细讲。
场景一:
想50岁提前躺平的职场人
确实会有很多30-40岁的中年职场人,被养老金领取早晚这件事困扰:我到底是50岁就躺平领养老金,还是晚点领更好?什么时候领最划算?
50岁领,让钱早落袋为安,60岁领可以和社保养老叠加buff,70岁领可以让钱增值久一点,收益最大化。道理都懂,但如果让你现在决定20-30年后的事,纠结癌都要犯了。
拿一个真实的客户案例来说:
40岁的张先生就有同款疑问,目前处于事业上升期,手里有一笔钱想拿来做养老规划。
一般的年金产品像张先生要等到65岁才能领取,但张先生这样想,如果短期内能致富,恨不得50岁就退休躺平(去他的法定退休年龄)。
但如果眼下10年混得一般,那就当“牛马”再苟几年,晚点领退休金也可以,多么朴素的愿望。
所以,40岁的张先生问,有没有年金险产品,可以过几年后再决定领取养老金的时间?
当然有,给大家推荐的这款分红年金,几岁领养老金你自己说了算。
假设40岁张先生趸交100万买这款分红年金(取个整好演示,1万块钱也能买),期望55岁“提钱退休”。给他推荐的方案是:55岁领和65岁领,随心选。
55岁前设置年金+分红领取“双交清增额模式”,让保单利滚利;
55岁后,调整回“现金领取模式”,开始领养老金;
(注:分红险分红实现率不确定,分红实现率可能为0,也可能大于100%,该分红险保司2025年已公布实现率100%,下同。)
可以看到55岁开始,100%分红实现率的情况下(保司今年的分红实现率是100%),张先生每年的领取是5.7-5万,现金价值始终大于100万,相当于本金不动,保司一直给你发养老金。
到88岁时,累计领取+账户现金价值达到309.6万,是投入保费的3倍。
如果长寿,到105岁,累计领取+账户现金价值达到374万,是投入保费的3.7倍。
当然如果张先生55岁时不想领,想持续增值,到65退休时开始领取。
那从65岁开始,100%分红实现率的情况下,张先生每年的领取是8.8-7.4万,现金价值始终大于100万。
到88岁时,累计领取+账户现金价值达到361万,是投入保费的3.6倍。
如果长寿,到105岁,累计领取+账户现金价值达到437万,是投入保费的4.37倍。
那有朋友会问,之后改动领取时间有什么限制吗?
这款分红年金的领取方式,70岁前每年都可以变更,可以完全自定义,具体哪年领?看你当年身体状况,看当时财务情况,甚至看你心情。
场景二:
纠结买增额寿,还是年金险?
一鱼两吃很难,有些朋友想买年金险,有源源不断现金流,但又担心钱被“束缚太久”,灵活性不够,所以又想买增额5858邮局。
还是给一个真实的案例:
40岁李先生是公务员,未来退休金不少,手里有笔钱原本想买2.5%固收的增额5858邮局,他想让这笔钱持续增值,且主动权掌握在自己手里,万一有个大病啥的,可以取出来治病。
如果不急用,希望让用笔钱给自己补充养老,能产生现金流,但不着急领。
所以李先生问:是不是可以拿50万买增额寿,50万买养老金?
不着急掰开买,我给他果断推荐了这款分红年金产品,购买的方案是:前期增额寿+后期养老年金。
40岁李先生趸交100万,70岁前,李先生不需要用到现金,可以选择双交清增额,且保单第5年现价就能超过保费,这个时候想退保都ok,自由度拉满,这不就是一份妥妥的增额寿产品。
70岁后,可以开始领取年金,但红利部分可以继续交清增额持续增值(如果未来物价上涨,钱不够花,也可以领取分红)。
那从70岁开始,100%分红实现率的情况下,张先生每年的领取是11.2-9.2万,现金价值从第5年开始,始终大于100万。
到88岁时,累计领取+账户现金价值达到389万,是投入保费的3.89倍。
如果长寿,到105岁,累计领取+账户现金价值达到473万,是投入保费的4.73倍。
李先生用这笔钱,既补充了自己的养老金,又达到了复利增值的目的,而且回本快,100万本金持续不动,这笔钱的主动权始终掌握在他手里。
等到李先生百年后,这笔钱留给子女或隔代传承都可以。
场景三:
纠结快返年金,领钱快但领取少
今年快返年金很火,因为大部分产品投保后第5年就可以开始领,完全不用等退休年龄。
但也有客户犹豫,比方说45岁星女士想买快返年金产品,优点是领钱快,像她45岁买50岁就可以开始领,但快返的产品在领取上,比固收的养老年金还是少挺多。
我给她推荐了这款分红年金,购买的方案是:5年快返+高领取
假设45岁星女士趸交100万,不选择交清增额,一旦有分红和年金就开始领取现金。
第2年,也就是星女士46岁就可以开始领分红,每年领取1.3-1.4万;
第5年,星女士每年可以领年金,每年领取2万,加上分红的领取,每年领取是3.48万左右;
要知道,如果星女士同样选择快返年金,她每年的领取大概是2.45万,每年差不多少领1万;
另外,这款分红年金即便正常领取的情况下,现价还是抗打:
到88岁时,累计领取+账户现金价值达到241万,是投入保费的2.41倍。
如果长寿,到105岁,累计领取+账户现金价值达到299万,是投入保费的2.99倍。
场景四:想给娃买最灵活的教育金
过去用增额寿给娃做教育金的时候,发现有个bug,就是虽灵活,但每次都需要通过减保来获取现金,并且减保后影响本金和现价增长。
前不久给客户做的一个案例发现,这款分红年金如果拿来给娃买,做教育金同样很香。
40岁吴女士为10岁的儿子咨询教育金,趸交100万,前期不用钱,我推荐18岁前选择双交清增额,让账户“滚雪球”;
18岁起改成现金领取,现金流可以在18-24岁期间给娃做大学生活费,25岁后娃开始工作了,继续选择双交清增额,让钱继续生钱。
等娃60岁再次选择现金领取,用来做娃的养老补充。
可以看到,娃18-24岁,每年可领取是4.28万;
到25岁时,累计领取+账户现金价值达到154万,是投入保费的1.54倍。
到40岁时,累计领取+账户现金价值达到239万,是投入保费的2.39倍。
到60岁时,每年可领取17.3-13.3万;累计领取+账户现金价值达到433万,是投入保费的4.33倍。
到105岁时,累计领取+账户现金价值达到844万,是投入保费的8.44倍。
一个保单,前期解决教育压力,中期成为经济后盾,晚期解决养老压力,完美覆盖孩子一生。
写在最后
再想跟大家唠一下这个分红年金险的投保门槛:
缴费上,趸交最低保费3万元、3年交最低保费1.5万元、5年交/10年交最低保费1万元。
出生满30天-70周岁都可投保,支持本人、配偶、父母、子女,也支持隔代投保(8岁以上未成年)。
职业基本无限制,1-7类可投。没有健康告知,没有财务审核,超过500万才会进入人工核保。
保全规则也很灵活,支持保单贷款、第二投保人、减保写进了条款,也支持关联万能账户。
对于这样一款“变形金刚”式的年金险,也算是2.0%分红谢幕时,保司给大家的一个惊喜。
如果还有其他疑问,或者想了解具体的企业邮局5858问题,预约>>>企业邮局5858咨询顾问,为你1v1咨询~